<address id="51jbt"></address>

    <form id="51jbt"></form>

    <noframes id="51jbt"><form id="51jbt"><th id="51jbt"></th></form>

      
      

        您當前的位置 : 嘉興在線  >  城事  >  正文
        繼續打卡!“村游記”第二站,在古塘村邂逅七彩的非遺王國
        2023-08-20 12:19

        第二站,一起走進

        秀洲區王江涇鎮古塘村

        來看“村游記”

        (點擊觀看視頻)


        【鄉村故事】

        雖說江南的水鄉,多是白墻黛瓦。但是,坐落于王江涇的古塘村卻是個與眾不同的七彩之地。

        這里水網密布、湖塘眾多。一灣灣淌過大運河、漾過蓮泗蕩、撫過長虹橋的清澈湖水在這碧水藍天之間蕩漾著迤邐的瀲滟波光,倒映著四季不同之景,八節各色之觀。

        自“千萬工程”啟動以來,古塘村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從臟亂差的養豬村、織機村到生態良好、景色優美的美麗鄉村。在古塘,一面面繪有七彩灶畫的墻壁映著碧水藍天,一幢幢絢麗多彩的農房讓人仿佛置身色彩王國,也見證著20年滄海桑田的變遷。


        七彩灶畫

        成就炊煙里的最美藝術

        “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畫”。嘉興早在清朝中期就有灶畫傳承,在十多年前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盛夏時分,走進王江涇鎮古塘村,“江南灶畫村”的牌樓映入眼簾,再往里走便能看見一座高大的灶臺豎立于古塘村委會的中心。

        灶臺上譜繪著招財進寶、太公釣魚等吉祥圖案,保佑著一方平安。而高聳入云的灶頭則仿佛飄蕩著裊裊炊煙,似在昭示著古塘農家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隨著歲月變遷,傳統農家柴灶逐漸淡出視野,作為灶畫之鄉,古塘的灶畫走出家家戶戶的廚房,被熱烈地描繪在村舍的墻壁上。

        “古塘村里墻面上的畫,基本上都是我畫上去的?!笔╉樣^是浙江省級非遺“灶畫”傳承人,也是土生土長的古塘村人,他從18歲開始學畫畫,20歲出師,如今70多歲的他依舊在從事灶畫工作。

        施順觀告訴我們,灶畫就是農村生活的寫照,畫的多是人們敬仰的神話故事、歷史英雄或花鳥魚竹。古塘的灶畫依灶繪圖,適形造型,極富個性,這里的灶頭有形似六角花籃的“花籃灶”,有砌成方形的“小方灶”。與其他地方相比,古塘的灶畫也更為細膩,畫面豐滿、色彩鮮艷。

        2016年底,因古塘村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村民家中大部分保留土灶,村里擁有灶畫師傅,嘉興非遺中心決定與其合作,共同打造“江南灶畫村”。

        古塘村為打造“江南灶畫村”新增的所有灶頭和灶畫裝飾,都是施順觀一筆一劃手繪而成。

        “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老灶被拆除,我想的是一定要把以前的東西畫出來,讓這份記憶不至于中斷?!?span style="text-indent: 2.125em; box-sizing: border-box;">在他的筆下,灶畫被畫在街邊的墻頭,也被畫在路邊的石頭上。

        近年來,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非遺文化,古塘村依托“江南灶畫村”,建立了灶畫文創中心,并邀請省級非遺傳承人坐堂教學,通過創作、展覽展示、非遺教學等一系列活動,保護傳承灶畫,展示灶畫藝術的獨特魅力。


        碧水繞村

        開啟織機村的美麗蝶變

        灶畫藝術與村落建設的結合,最先改變的是村落環境。

        走在如今的古塘村,整潔寬敞的鄉村道路貫穿整個村落,流連其間不僅會感嘆美麗的鄉間勝景,更會被碧水繞村的河道景觀所吸引。

        但你能想到嗎?十幾年前這還是一個以養豬和紡織為產業的臟亂村。

        時間倒回到2012年前,為了發展經濟,古塘村家家戶戶開始使用噴水織機,紡織業成為當時村莊的主要產業,因而外村人提到古塘,腦中第一印象便是“噴水織機村”。但是噴水織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村民的口袋是富了,糟糕的環境卻讓人“直搖頭”。

        陳金培是土生土長的古塘村村民,也是當時古塘村環境的親身經歷者。他回憶說,原來村里家家戶戶都是噴水織機,環境臟亂差,污水排到河里,整個河水都是奶白色的,住在附近的老百姓心里也苦得很。

        2012年,圍繞“兩美浙江”建設新目標,浙江進一步深化美麗鄉村建設,致力于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打造“千萬工程”3.0版。

        古塘村在反思中牢牢抓緊機遇,跨步踏入美麗鄉村建設,也開啟了“織機村”的美麗蝶變。

        從2014年起,古塘村積極響應“五水共治”號召,家家戶戶的噴水織機被“請”了出去,淘汰了全村的生豬養殖業,從源頭上切斷污染源,然后又對河道進行了清淤,并修筑了護岸。

        “古塘村灶畫文創中心就是在騰退了一個家庭作坊的基礎上建成的。原來的小作坊環境臟亂差,噴水織機排放的污水破壞周邊河道水質,村民多有抱怨,于是村里決定將作坊拆除并在2018年新建了灶畫文創中心?!惫盘链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金剛介紹說。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容村貌越發靚麗、文明鄉風愈加濃厚……良好的環境為古塘村的灶畫文化發展奠定了堅實根基,也助力古塘先后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等榮譽。


        文旅融合

        繪就最江南的非遺畫卷

        從前古塘村孕育了灶畫,如今灶畫成就了古塘村。為更進一步擦亮灶畫之鄉的名片,古塘村更是將文化與旅游相結合,跌宕起文旅融合的秀美漣漪。

        隨著灶畫藝術逐漸滲入村里每一個角落,近年來,古塘村以“江南灶畫村”為特色,在環境美起來的同時,積極引入文旅企業,立足本村實際,創新“公司+村+農戶”的聯動發展模式,大力推廣現代農業、生態旅游,打造產業上的“七彩古塘”。

        2018年,村里投資新建了游客服務中心、湖心亭、農莊入口景觀、親子樂園、星級廁所,還對沈家浜自然村莊進行了提升改造。

        2019年,古塘村與嘉興遠景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嘉興市古塘灶韻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致力于為古塘提供品牌規劃、運營管理、招商引資、整合營銷等服務內容,帶動村民就業再創業,活化鄉村、發展鄉村、振興鄉村,以“七彩古塘”為主線,發展精品特色旅游路線。

        從一個純農業村莊到文旅融合發展的新鄉村,灶頭畫的特色加上古塘村美麗鄉村的建設,使得“七彩古塘”更加具有魅力,眾多游客紛至沓來。據不完全統計,如今的古塘每年可以吸引10萬人次嘉興以及周邊城市的游客。

        “一到周末就有很多城里的游客專門跑來看灶頭畫,暑假時候還有很多小孩子會來研學?!惫盘链妩h支部副書記王春林說,自打村里將“灶畫之鄉”確定為古塘的新名片,不僅是隔壁村,全國各地前來參觀的游客也絡繹不絕。

        為了讓全國各地的游客更能了解灶畫文化,古塘村實施了不少創新的舉措。

        在古塘村文化禮堂的非遺文化客廳,這里將動態技藝和靜態實物相結合展示展覽,翔實展現灶頭畫的種類、歷史傳承與創作過程,形成如同家中客廳一樣的保護氛圍,真正實現“一臂之遠”的文化零距離。

        2022年,古塘村還對灶畫做了延伸拓展,通過在自然村落墻面上繪制更多的灶畫,將垃圾分類、人居環境提升等內容,通過灶畫的形式展示出來,進一步挖掘和提煉了灶畫的文化內核。

        每個周末,非遺傳承人施順觀都會為村里村外慕名而來的灶畫愛好者、孩子們開辦灶畫藝術傳承課,一幅幅精美的灶畫陳列四壁,一幕幕施老俯身指導孩子們作畫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

        千萬工程”的內涵是動態更新的,站在時間的坐標系上往回看,“千萬工程”引領下的古塘,實現了物質和精神“兩條腿”走路,在多種新業態中重構未來鄉村的想象。

        “優美庭院紅花艷,美麗鄉村映藍天,和諧家園綠意濃,淳樸民風金秋爽……”這是《七彩古塘》的村歌,婉轉動聽的歌曲唱出了古塘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村歌中所描繪的景象也正是古塘這個村子優美風光的真實寫照。


        鄉村好不好,村民說了算

        來看村民們怎么“夸夸我們村”!

        (點擊觀看視頻)


        【村游日記】


        總策劃:沈炳忠  楊志勇  楊潔

        監制:金周斌  田建明 施國榮  

        編輯:吳方璐

        責編:吳志祥  羊豐偉

        審核:楊潔  金周斌

        來源: 記者 吳方璐 盛川州 劉偉 設計 王嘉穎 實習生 湯馭波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安裝

        在這里,讀懂嘉興

        相關閱讀
        分享到: